KOC、私域流量等词不断冒出,品牌应如何利用他们做好校园营销
在今年,私域流量、KOC等营销新词被层出不穷地“创造”出来。这些营销新词在一方面帮助品牌主了解营销的新趋势,但在另一方面也加深了品牌营销推广的思考。对于想要开展品牌校园营销推广的企业而言,应该如何应用这些营销新概念呢?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是分辨出这些营销新词哪个是有效的营销手段,哪个是噱头。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好的进行品牌的校园营销推广。而要做好这个,我们首先需要正确认识校园营销的概念。
校园营销是企业根据选择针对校园市场制定的一种独特的年轻化营销策略。在大学校园内所进行的校园营销策略就是在大学生消费群体中适合商品的一种营销方法。大学生消费群体具有较高的学历和综合能力,伴随着知本经济的发展趋势,当代大学生将是未来极大消费能力的富裕阶层和新生中产阶层的主体,也将成为将来社会发展中消费的主导力量。企业攻占校园市场进行校园营销不但会产生短期内的产品效益,而且,现如今的大学生消费群体有着知识资本,以脑力劳动为主,崇尚精致生活,具备鲜明的品牌效应,是形成我国新生中产阶级和驱动年轻一代消费潮流的关键支撑,必将成为将来社会发展中消费的主导力量。
但要做到在大学生群体中留下深刻印象是很难的,特别是对于那些初次进行校园营销推广的企业而言。前段时间引起大量讨论的KOC反映的就是市场在面临流量红利不再高速增长、获客成本提高等问题的同时,营销人在努力寻求新的流量增长点。与其争论KOC的作用,不如去认真考虑KOC提供了一种传播方式的新思路——引起用户情感共鸣。具备情感共鸣的校园营销,让校园营销更加具备吸引力。无论是情感还是情感连接都是品牌在校园营销期间吸引住大学生群体关注度的关键手段。每个人生来就重视情感,进而会在沟通交流中利用情感吸引住用户的关注度。消费群体的行为在非常大程度上是由情感所操控的,只是有时候会被我们的理性颠覆。
那么如何在品牌校园营销推广上运用这种思路呢?校果建议可以采用形象化、个性化的表现策略,与大学生群体进行情感互动性的沟通。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市场上各类品牌产品的竞争越来越激烈。同时,大学生群体对于这些品牌产品也是眼花缭乱,难以进行选择。这时,品牌采用形象化,个性化的表现手法进行校园营销推广,将能够更加有效的让自身的品牌产品从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换句话说,将品牌产品当成一个有血有肉的生命体进行塑造和包装,给予它独特的个性和感情色彩。当然,在做这些之前需要以大学生群体为中心,做好校园营销推广的市场调研,从大学生群体的角度来考虑问题,找寻可以激发大学生群体产生消费行为的因素,理解和把握“大学生群体行为想要什么”,而不是盲目寻找“企业所要求的大学生群体行为”。
但只是这样的话仍然不足以大幅度的提升品牌校园营销推广的效果,在不同的校园营销环节中,使用不同的校园营销方式,选择对应的校园营销渠道,将校园营销资源进行整合,通过将校园营销资源的整合,将校园营销资源的属性以及特点进行归类,品牌才能在校园营销的过程中将效果达到最佳。而要如何在校园营销推广期间做好整合营销呢?校果建议通过以下几点步骤来进行:
1、整合多种校园营销资源与校园营销形式,不同的校园营销资源与不同的校园营销形式之间的相互配合,从而减少校园营销中的内部消耗。线上校园营销推广渠道包括校园社群、校园公众号、小K站、校园KOL等。其中,小K站可以对传播过程进行监测及可控化干预,能够充分刺激个体发挥其社交传播属性。线下校园营销推广渠道包括校园桌贴、校园框架广告、校园灯箱广告等。多渠道间相互配合,以此来减少不必要的消耗。
2、校园营销中通过不同内容之间相互配合,深度挖掘校园营销资源的作用。比如一篇文案发布在不同的校园营销的投放渠道,能够得到更多的曝光量。不同的文案类型选择不同的校园营销的投放渠道进行曝光,再运营销文案加以整合,将流量汇总,能够取得更好的校园营销推广效果。
3、统一校园营销的结果导向。校园营销以用户为中心,以共同的校园营销目标为结果导向,通过不同的校园营销资源以及校园营销形式,对校园营销资源进行矩阵,构建畅通的校园营销信息传播策略,引发话题,建立良好的口碑,从而实现品牌和校园营销策略的提升。
同时避免进入这样一个误区:将所有的校园营销资源都利用起来
在整合中,不同媒体有不同的战略价值,例如广告适用于大规模的受众和利润低的产品,人员推销适用于产品的使用有一定技术含量的商品例如电脑等,促销适用于短期积压的商品等。整合式的校园营销的根本并不在校园营销媒介资源数量的多,而是是否适合,是否能够满足品牌当下的校园营销策略,即便是只运用一类校园营销资源,也能与别的校园营销策略共同向大学生消费群体传达连贯的形象。
总结:无论是KOC还是私域流量或是其他的营销新概念,它们都没有所谓的好不好或最好,只有适不适合。随着互联网时代迅速发展,营销方式在快速发生着新变化,出现了很多新理论,对于想要开拓大学生高校校园市场的品牌主而言,不需要盲目的追寻任何的理论,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将这些营销新概念背后的逻辑融入到自身品牌的校园营销推广策略中才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