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吐槽KOC的,现在都活成了KOC
01
还记得大明湖畔的KOC吗
大家还记得大明湖畔的KOC吗?那个当年被大家嘲笑成狗的KOC?
如果你不记得了,我提醒你一下。
KOC,当年大家给它的定义就是穷人版的 KOL(博主)。门槛极低、更接地气,只要朋友圈/微博粉丝数过百,就能做推广,或者帮你分销。
例如,当你爸妈给你发来一条链接,让你帮他砍单拿返现的时候,他们就变成了KOC。
只要朋友圈人数/微博粉丝数过百,都能做KOC
比起动辄上万广告费的KOL,KOC自然是个更性价比的方式。甲方乐了,终于找到了省钱又赚钱的方式。
我至今还记得,去年大明湖畔一篇《KOL不火了,现在KOC的时代》,引起全行业沸(吐)腾(槽)的盛况。
全行业沸(吐)腾(槽)的盛况
一顿疯狂输出,诞生了好几篇10w+爆文,成功让人对KOC起了生理反应。
内行们还没battle完,另一边黑(chi)话(gua)辞典立马就来了。
紧接着,还有人找到了KOC失散多年的兄弟们,KOA/KOB/KOD……都来了……
当年那会儿,朋友圈的热闹程度堪比过年,不仅让人看得乐呵,还带着一种看透一切的睿智。
“KOC就是消费主义割韭菜的新借口、新一代的刷墙广告、朋友圈里的牛皮癣、传销杀熟的新骗局、新瓶装旧酒的造词巨坑……”
总之有节操的人瞧不上,也不玩KOC。
02
全民KOC乱象
大家嘴上说着不要不要,身体都很诚实。
比如去年我就已经提过完美日记家的KOC。
原图出处聚美丽
这一排排手机里,很有可能有你某次加的“小完子”或“小美子”或“某彩妆师”。
她们在你的朋友圈里活灵活现,会发自拍、种草和折扣优惠,可事实上她们可能只是1/10个人,是品牌方精心打造的社群KOC。
完美日记的KOC故事,在业内早就不是秘密了。KOC就像它养在各平台神出鬼没的刺客,专门收割平台流量红利。
三年前还是小透明的它,如今已经在小红书、微信、淘宝等平台成功修炼成了王者。
完美日记在小红书、微信、淘宝等平台成功修炼成了王者
今年,大家的身体更诚实了。
这段时间疫情营销三大宝:私域、直播、搞分销。
分销型KOC简直就是民族之光、品牌的精神砥柱、中国经济的背后栋梁。
比如说我给你举几个例子:
太平鸟、林清轩、相宜本草这几个品牌,在线下零售不景气的时候,靠着KOC逆风翻盘了。
特殊时期,太平鸟开始动员员工,种草身边的亲戚朋友,成为官方分销koc。原先线下门店的导购们不仅为了工作拉群做促销,也逐渐变成小姐妹眼中的安利王。
并且这个安利不仅限于嘴上说说,还有行动上。他家上线了C端会员APP“鸟嗒”,鼓励员工和消费者一起分享日常穿搭,进一步培养和发掘潜在KOC们。
太平鸟C端会员APP“鸟嗒”
而林清轩也是相似的手法,只不过主场不是微信而是钉钉和手淘;
相宜本草就更直接了,明确表示今年私域是条重要赛道,正在通过培养一些KOC来做私域流量的运营,进一步激发旗下1000多位自有美容顾问的种草和带货价值。
品牌们要什么,Agency(代理商)的嗅觉是最敏锐的,前不久知名电商运营平台宝尊,还开辟了一条KOC的业务线。
知名电商运营平台宝尊也入局KOC了
当初KOC被怼得有多猛,现在分销就被做得有多勤。
当然要说最勤劳的KOC,还是老板。
去年笑着转发KOC的吐槽,现在他们朋友圈分销做的比谁都卖力。
不仅天天在朋友圈刷着活动海报、折扣信息。甚至还有“重”金悬赏发朋友圈,搞搞分销裂变。
比如我自己的朋友圈,已经失去了当年的童真和美好……🙂🙂🙂
(友情提醒,发完的广告可以转为仅自己可见)
以往高冷的网红餐厅、酒吧的老板们,也不端着了。以前排队三小时才能吃到的东西,现在说不定老板会亲自送货上门哟~
而且这些老板都不约而同地学会了一个神奇的技能——你永远找不到他昨天发了什么广告。
不仅是老板想赚钱,疫情期间大家都想赚钱零花钱。
有没有发现,最近宅在家的同事,好像比工作的时候还要拼……
某一天我同事发给我这句话……
直接开始下海做起了KOC。
不仅品牌方找KOC,游戏玩家更是没闲着。
你听说过养龙分销、养猪分销吗?
这段时间分销裂变的游戏又火了。
例如养龙,一个分红龙一天受益大概180元左右,邀请100个好友稳定获得一条;再比如遛狗,邀请朋友组成旅行团,稳赚睡后收入;还有养猪、养啥……手把手教你把朋友变成钱,不点都不行。
另一些人,也想赚零花钱,但过不了心里这道坎怎么办呢?没关系,品牌们开始教你怎么做高级KOC。
定位中高端的服装品牌d'zzit和姊妹品牌DAZZLE,面向消费者上线了微信小程序分销员功能,同时在公司内部启动了“DAZZLE FASHION 线上销售合伙人招募令”,鼓励内部也全员加入微商城分销队伍,全员KOC。
同样本土快时尚品牌西遇,也推出了“营销合伙人”计划,向全国招募线上销售推广人员,还承诺“0元开店、高额返点”。
西遇“营销合伙人”计划
如果觉得给钱太直接了,我们也可以再含蓄一点。
2月的时候,我就说过,国内首家彩妆集合店品牌THE COLORIST调色师,就要加大其KOC体验官的投入。通过产品的免费试用,让更多的人一起来种草。
相似的逻辑,还有以试用分销为商业模式的小程序平台「试盒」,去年年中还火过一阵子。
我本来以为KOC就是赚点小钱,薅一薅羊毛。
没想到,当初被人看不起的KOC,现在还能帮你成为人生赢家。
最近刷微博,我就总有种错觉,以为自己的打开方式错了。
2月16日恒大微博广告开屏
不仅是因为看到连微博首页都开始搞分销,居然还是卖房分销??
看到这可观的佣金,我也上心了起来。
仔细一研究,我发现,微博简直就是KOC的隐秘江湖,到处都是分销高手。
什么网红卖衣服、婚纱旅拍广告、莆田假鞋广告已经不稀奇了。
小说分销才是王道,各种虐恋权谋、手撕白莲花的爽文、霸道总裁文……一不小心就着了道。
而这些发小说的微博号,他们并不生产小说,他们是小说的搬运工,小说分销商。精彩剧情突然中断,正是欲罢不能的时候,只能顺着这些KOC的交到,走入分销的套路中。
当你为冷暖伤痛的爱情充了钱,也意味着你即将成为这条产业链的下线。
只要申请一个小号,你也能分分钟变成小说分销大佬。
相似的玩法,还有在微博评论区出现的各种看手相、算命贴,当你鬼使神差的想借助玄学力量,点开某个链接的时候。
恭喜,你已经帮助某人拿到了佣金。
不仅全民分销做的热热闹闹,KOC还出现了许多衍生玩法。
例如,最近大家都喜欢搭配直播一起玩。
万物皆可直播、人人都可成为主播,正是全民KOC的顶级盛宴。
原来做线下商场的银泰,计划将自己的5万名导购全部变成主播,现在已经有1/10的导购注册了淘宝直播,银泰日均开播已经超过200场。
走进直播间的导购们也越来越多,从商超百货,到美妆服饰,再到基金地产、汽车百货,应有尽有,应播尽播,各个操作猛如虎。
至于这些衍生型KOC的战绩如何?银泰给出的结论是:
“直播3小时,等于复工6个月。”
别问,问就是KOC真香。
03
KOC是常态
好了,有一说一,全民KOC这个现象,再次向我们验证了一个真理——
传播的本质是传(sha)人(shu)。
我去年就说过,KOC和KOL是互补关系,KOL带动话题和影响力、KOC带动渠道分销。
这里的“渠道”说的不是某个平台、某个流量红利,而是每个人的人脉。
KOC本质上是口碑传播的进阶版本,品牌把本来要付费投放的钱,用来买用户的好感度和人脉,让更多人知道产品的好。
俗话说,好事不出门,坏事传千里。KOC就是花钱让好事也出门。
当然,这也容易让人钻空子。
有些品牌会利用这么一个手段,来制造假的舆论;而有些人更是为了钱,什么都发。
于是KOC的反噬就来了。
他是为钱传播,还是为好东西传播?
这东西究竟是真的好,还是又在割熟人韭菜?
是要脸,还是要钱?
是要钱,还是要朋友?
……
我本来以为这一系列灵魂拷问无解,但现在有了一些新的体会——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什么都要。
存在即合理。商业的意义不在于简单地判定一件事的对错,而在于清楚地鉴别它为市场带来的价值。
以前我们原来看到一些品牌用KOC实现了翻盘,以为它只是锦上添花的一种手段;但现在的情况是,很多品牌正不得不用KOC来求生。
随着越来越多玩家的加入,KOC这个曾经被人不屑一顾的地下世界,也正在逐渐变得体系化、规模化。
这篇我的观察就写到这里,我只是想跟大家分享一下我的感受:别嘲笑任何新概念,概念的诞生必定揭露了一些本质。不然当年最嘲笑概念的你,可能今年身体会最诚实。
至于KOC,它的本质就是营销回归是以人为圆心的时代。KOC的下一步,可能是更精细化地经营KOC们。
KOC会如何演化?真是令人非常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