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这篇文章,你确定你真的会发传单?
现状
据统计,现阶段传单广告的非引导转化率近为0.8%-1.0%左右,小于百分之一的转化率意味着每个用户的成本超过3.2元(人工成本+传单印制成本+设计成本等)。在这种超低的转化率下,意味着传单广告的宣传逐渐化为鸡肋。
上世纪初,心理学,哲学家大师佛洛依德层提出了“欲力”、“性力”、“心力”等精神术语,提出了力比多效应,该效应明确表述了人类追求一切身体感官的快感,该快感也会成为人类实现的驱动力。
即,追求实现的需求(无论是否是感官上的),会成为用户转化的原生动力。而这类需求又并非是针对产品的根本需求,甚至可以是赠品需求。举一个极端的例子,假设购买一块砖需要30元,应该没有人会需要,但是如果购买搬砖时可以拍一次店家的玻璃来验证,有些愿意体验的用户很显然会选择购买,如果购买搬砖时可以和梦中的女神/男神接吻,我想百分之九十的用户都会选择购买试试。
这意味着实际上传单广告转化为用户的产品需求可能是伪需求(扫码下载目的并非是真的需要),但是由于成本已付出,用户很有可能会在下载之后探索软件(或者广告内容)。而用户在传单获取信息的寻求理念仍然是寻找感兴趣的关键点。
选对的地方表演
对于APP通过发放传单转化为用户,常规的步骤必然是:“发传单”,“几秒钟的传单内容速读”,“是否感兴趣”,“保存或者抛弃”。而发传单和内容速读将决定接传单者是否能够精读内容或者“感兴趣”。
而在接受传单时,信息的瞬间获取由于首因效应会直接决定了接下来是否阅读。因此,发放传单的发言很重要。举个例子:“您好,足疗保健,休闲放松了解一下。”和“柳岩一样的妹子做足疗,了解一下。”很显然后者更能激发力比多心理效应,这意味着在描述时,要把握好用户环境和当前用户的需求(当然我们更喜欢此时的用户需求是和产品挂钩的)。
拆分看,在传单派发前,要找好当前区域用户的需求喜好。对于校园传单的发放来讲,即是找好发放的位置和时间,比如电商平台在传单发放时,应该在校园夜市,校园购物街。而传媒和娱乐,则应该在周末学校门口,面对离开校园去市区的学生。
此外,发放时应该将广告内容具象化,或者满足欲望。如社交类软件传单,“聊天用的好软件”,远不如“用他你能追到初恋”效果来的显著。适当增加联想和用户场景的描述,使得用户在接收传单时能够做好预读。
告诉你,我要“脱光”了
在传单的广告内容设计上,也应该匹配“力比多效应”。满足接收传单者对内容探索的交互性或欲望,除了锚向性设计外,对于产品内容本身无处可讲情况下,提高策划成本。即是在传播时增加娱乐性,比如“不想要,可以按虚线折纸成纸飞机,飞给室友。同时在飞机机翼提供内容信息‘他恨死你了’”。或者“镂空式传单”“空白式传单”。在增强娱乐性的同时,提高用户获取信息的成本,从而降低成功扫码的失效性,借由上述,甚至可以提高广告系统的二次传递概率,而“脱光式的宣传”,则来的更彻底,狠抓本欲需求。
衡量?
产品的根本决定了用户对产品的依赖程度,而引导用户则取决于广告的策划。一款好的传单发放策划必然是锚定了自身产品特定用户的需求同时,也能够从本欲出发去“勾引用户的”。这是个预算下,考验策划的一件事。
根本?
百分之一的概率和3.2元的用户引导成本对于当前的互联网企业来说也是可以接受的,刨除策划角度讲,传单广告的根本还是在于大批量广覆盖重复性宣传,因此仍不能逐末舍本,对于校园推广渠道,依旧需要广泛而全面的铺设。
这里是校果,校园全媒体投放平台,为您提供广而美的校园营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