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玩坏的“网抑云音乐”背后,谁在假装抑郁?谁又在制造流行?
“今天,你网抑云了吗?”
这样的灵魂拷问,是不是有点熟悉?最近两个月,“网抑云音乐”这个关键词频繁出没在社交网络上。
起初,这只是网易云音乐的一个新外号,原因是这个平台的评论区经常出现一些抑郁的矫情文学,其中许多被怀疑是编造的,让旁观群众深感不适,于是一个高度概括其含义的谐音应运而生。
此后,网抑云音乐慢慢衍生出各种各样的段子、表情包和搞笑视频。
最终,像知乎上广为人知的句式“人在纽约、刚下飞机”一样,网抑云音乐由一个谐音演变成流行梗,这五个字不再指代单一平台,而是被加入更多戏谑成分,在熟悉这个梗的网友眼里,含义有点类似于“分享你刚编的抑郁症故事”。
针对这一现象及网上的讨论,8月3日,网易云音乐特别推出“云村评论治愈计划”,邀请心理专家、心理专业志愿者加入“云村治愈所”。
音乐平台的评论区确实是有抑郁情绪的用户的集中地,但数量级可能没有到目前评论区所展示的这个程度,那么,心理专家真的能治愈平台上的“抑郁用户”吗?本期全媒派聚焦“网抑云音乐”这一网络流行语的传播,结合当前音乐平台的发展与用户心态的变化,探讨这一谐音梗产生的原因,看看是谁在假装抑郁?又是谁在制造流行?
一场文字游戏背后的网络情绪
网抑云音乐这个谐音梗的确被网友玩坏了。什么“来给我整两首网抑云音乐”“听歌就用‘网抑云’,‘抑’听就是‘抑’晚上”的调侃,好像是继“废柴”与“葛优躺”后出现的又一个互联网丧文化代名词。
但其实,网抑云音乐的流行与丧文化并不在同一条情绪轨道上。以往的丧文化大多是网友借助一些颓废、绝望、悲观等情绪色彩的语言、文字或图画来对自己进行反讽,丧是表面,焦虑是内核。
网抑云音乐并不是网友自己给自己标榜的意象,而是指代充满无病呻吟、故作矫情言论的音乐评论区。其真实的心态并不是迎合矫情或焦虑,而是借此表达对这些刻意复制矫情、贩卖焦虑的现象的不满与无奈。
充满情怀感、符合文艺青年腔调的评论一向是网易云音乐的特色。去年网易公司的相关资料显示,网易云音乐总用户数已突破8亿。根据2019年8月发表的《极光:国内在线音乐社区研究报告》,网易云音乐25岁以下的年轻用户占比高达83. 5%,社交风格的关键词为知识青年、流行时尚等。平台还曾对用户留言进行包装打造过线下营销活动。
早在前几年,就曾有过许多讨论,例如:网易云音乐里有哪些打动你的评论?网易云音乐是否应该取消评论功能?如何看待网易云音乐的评论功能?甚至还有学者专门以网易云音乐为案例解读娱乐类网络社区的用户评论传播学。
因此,网抑云音乐的流行有相当深厚的认知基础。由用户组成的社区构成了社会学家布迪厄所说的“小世界”,是一个具有自身逻辑和必然性的客观关系的空间。充满情怀的评论区是音乐平台打造网络社群的关键环节,来来往往的评论与回复延伸了用户对原有歌曲的解读,人们也在评论的故事中找到了联系与共鸣。
但凡事都不能过度,特别是在这样一个为人熟知的场景里,任何变异都可能被迅速放大和发酵,网抑云音乐就像是评论区问题的一次集中爆发。从网友反馈来看,一些用户为了让自己的评论能够被看见、被关注、获得更多的点赞,开始编造悲惨故事、随意复制粘贴。而且,这类带有抑郁情绪的评论已经影响了整个评论区的内容生态,无论是流行、摇滚、民谣还是翻唱,大部分热门歌曲下面都有它们的身影。
有网友总结了在网易云音乐评论区获得更多赞的办法:情歌下面痛悼初恋、电音DJ疯狂抖腿、民谣下面追忆往事……当万物皆可“网抑云”,感人至深和无病呻吟也就只剩下一墙之隔了。当初第一个写下评论的人,是留存经典,往后无数个通过抄袭批量生产的人,是滥用,是故作矫情,也可能被视为博关注、博同情。
正如文化研究学者阿多诺所批判的,一种泛滥的文化生产,是标准化与伪个性的,这样的文化内容毫无价值而只会造成大众的精神空虚。从这个角度上来说,“网抑云音乐”的戏谑称谓,是对这些廉价、同质化、不真诚的煽情评论在表示抵抗。
“云上”的情感贬值与连接瓦解
当“网抑云音乐”的称谓开始流行,与网易云音乐评论被冷嘲热讽相伴而生的是“反煽情评论”的出现。
“为什么海水跟眼泪都是咸的?”
过去的回复是:“笑着流着海水一样咸的眼泪……”
现在则变成了:“因为在所有的离子中,氯离子和钠离子最容易溶解在水中,地球上的海洋中到处都是不计其数的氯离子和钠离子,而以人类的味觉,氯化钠是咸的。”
是的,另一种极端评论出现了。如此具有反差性的言论互动充满了戏剧感,在两种极端的交叉中,那些曾经丰富的情感似乎也被消解了。
二者的碰撞,也反映了各自代表的观念的碰撞,有多少人在迎合“网抑云”,就有多少人在嘲讽“网抑云”;有多少人在假装抑郁,就有多少人在助推“网抑云音乐”成为流行。
那么,在形形色色的用户不断涌入的背景下,又是否可以怀疑这类音乐社区的氛围越来越不稳固,看似强烈的用户情感联结其实一击即破?
或许可以从美国传播学者柯林斯的著作《互动仪式链》中得到一些启发。他在书中首先提到互动仪式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包括正式的典礼,如各种准备充分的仪式,也包括没有模式化程序的自然仪式,如谈话、肢体的触碰等。
互动仪式运作的核心机制是主体间高度的相互关注和高度的情感连带,处于互动仪式链中的个体通过情感上的共鸣,形成与认知符号相关联的成员身份感。如今的互联网产品也大多沿用这种互动仪式链的思维进行产品服务的构建,例如,网易云音乐便定位为一个虚拟的社区“云村”。
早期的音乐评论区,正是音乐同好进行情感交流的重要场所。当用户收听音乐时看到了具有真情实感的评论,会记录下来,或者通过点赞和关注与评论发布者建立联系。
然而柯林斯同样强调“身体的在场”是仪式进行的必要条件(身体的在场指交流共处于同一个时空,双方可以进行肢体接触,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而用户在网络上进行评论的时候,恰恰缺乏这种在场性。
因此,任何音乐社区乃至任何网络社区上的用户情感联结其实都是相对易碎品,很容易因为某些不和谐因素而出现情感弱化、信任危机甚至是价值观撕裂。网抑云音乐的流行,是用户认同感降低的表现,当评论区中出现了虚假的故事、编造的人设、伪装的情感,原有的共鸣就会开始失效。
现如今,由于被二次加工和解读,网抑云音乐给很多人带来了欢乐。但对于平台而言,社区苦苦打造的互动仪式链面临瓦解,其实并不是一个好的信号。
数字时代听众行为与心态的变化
今天,漫无边际的数字互联网由形形色色的平台组成。人们像数字游民,每天马不停蹄地在手机屏幕上切换。
不同的平台有不同的用途。在微博,人们查看热门搜索,关注自己喜欢的明星动态。在微信,人们发朋友圈,与亲友联系。音乐平台则承担起了方便大家听音乐的功能。
现在,各大音乐平台都具有评论功能,“网抑云音乐”式的评论文化在其他平台也或多或少存在。而在时间轴线上,音乐从诞生伊始就对人的悲观情绪具备很强烈的调动作用,只是过去和现在的收听方式、交互效率存在着天壤之别。
旧有的音乐审美与交流强调的是生命精神的超越性体验,而互联网音乐平台对碎片空间的过度开发与过度分享改变了旧有的审美趣味,强调的是一种弥合外部喧嚣与内心孤独的游戏冲动,并且转向了现代型审美经验所指向的荒诞、反抗、震惊、异化等消费性话语,以及后现代性审美经验所诠释的游戏、虚拟、破碎、嘲讽等快感内容。
因此,今天的听众仍然是易被煽动的,但同时也更具怀疑精神,并且能够将这些怀疑转化为实际行动。网抑云音乐的流行,与用户收听行为、心态的改变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
如果说那些煽情的文字是一部分听众留给音乐的评价,那么“网抑云音乐”就是另一部分用户留给音乐平台的评价。其不只是一个带有负面含义的梗,更是互联网产品生命周期演变过程的一种使用反馈。或许,在这样一个被技术加速了的时代,包裹着创业者与用户共同理想与情怀的互联网产品,总是会遇到类似的困境——既要不断开拓市场获得更多新用户的支持,又要保持原有特色以降低老用户的流失率。
都说黑红也是红,但“网抑云音乐”的流行之于音乐平台,似乎是一种不得不处理的bug,它的表层是花样迭出的恶搞与戏谑,内里则是情感认同的断裂。音乐平台在创造评论区的繁荣时,理应考虑到这一点,毕竟,这个世界上有故事的人很多,能将故事讲好的,从来都是少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