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中的校园营销,要牢牢抓住这两点
面对Z世代带来的校园营销难题,我们应该如何解决?在新的环境下,我们能克服困难,乘风破浪吗?在校园营销的新时代,还有什么新的机会等着被发现?
1.抓住校园KOL的力量
在社交环境中,我们的用户通常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自发或有组织的加入各种社群中,去和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互交流相互影响。而在校园里,大到院系,小到宿舍,究其根本其实就是一个社群。因为他们共同的特性和利益点,通过校园社群相聚在一起。
校园各大社团社群中大约有180人的规模,社群是高校社团交流组织活动的主要载体。承载着上传下达的使命,但交流总是亲疏之分的。如果仔细观察,你会发现一个社群的核心成员,不管他们的性格如何,都代表着重要而权威的信息。在高校中,学生干部处于“社会舞台”中心的现象十分普遍。
学生干部本身就是校园里的一种KOL群体。他们有权在自己的公众平台上做运营决策,是品牌进入校园的敲门砖。学生干部掌握校园资源,寻求变现的机会,正好我们需要他们的力量。这种合作是基于互惠互利的基础上的。
校园KOL朋友圈就是我们可以利用的“广告发布位”,它经常会出现在校园营销的操作过程当中,论其效果,不亚于大平台。它的局限问题在于基数小,可转换率高、触达率高,大量的案例已经证明了它存在的必要性。
2.建立品牌校园专属社群
我们非常清楚地阐明社群区的概念,通过在校园内建立一个品牌专属社群,就是与校园建立深厚的联系。
各行各业的大佬都在尝试,互联网公司也紧随其后。例如QQ 音乐建立了校园合伙人机制,将学生的利益和校园活动捆绑起来,保证了校园的运作的同时,吸引了许多深度的音乐爱好者。让 QQ 音乐的雪球在大学生的心中滚得越来越大。
腾讯视频成立“嗨剧社”,通过社群+电影的方式,将大学人群深深的粘合在一起。利用平台资源,鼓励学生看综艺,追剧。培养一批超级用户,解锁系列场景,召开发布会,近距离接触明星。
消费者不仅我们可以通过主动进行选择一个商品,还可以根据选择研究内容和渠道,校园营销正在由传统的销售驱动转向社会关系建立,即如何让年轻人更喜欢和认可自己的品牌。未来会有更多更懂得年轻消费者的营销人进场校园,也会有更多专业的第三方平台提供帮助品牌提效。